- 在線時間
- 10 小時
- 最後登錄
- 25-6-27
- 國民生產力
- 0
- 附加生產力
- 3870
- 貢獻生產力
- 0
- 註冊時間
- 13-3-27
- 閱讀權限
- 10
- 帖子
- 794
- 主題
- 0
- 精華
- 0
- 積分
- 4664
- UID
- 1163770
 
|
Sing13 發表於 24-8-5 01:29 
本帖最後由 Sing13 於 24-8-5 01:39 編輯 直資我小朋友未讀過,評論唔到,但我可以俾到一般津小的生態及家長的取向你參考。
學校基本上係想發展多元化,但無奈家長不配合。
1)重學術的家長唔會重視音體藝。佢地寧願谷奧數,考多d 中英文證書。就算一人一音藝都只會搵d 最簡單的樂器去帶過。
2)不重視學術的基本是對學習沒要求,只求小朋友開心快樂成長。
3)某些小朋友在音體藝上有天份的,亦都係寥寥可數,想組成隊伍去參賽都成問題。例如一隊校隊籃球的入面可能有d 小朋友只係初階,很難有競爭力。
4) 而最後一般的家長(佔最大數目的)就係每日追學習進度,話功課多,測考多,佢地花左大部份心力去追學術,為的只係入到band 1群。
有供就有求,試問咁樣的環境下,學校又點會多課外活動提供呢?
就算有,參加的人數都唔會多,而且很參差,又試問點做到果位家長說的百花齊放,要幾多活動有幾多活動呢? 所以我先會話呢d 係登頂論,太離地。
直資在小一選生時已經過濾左大部份的“平凡“人,呢群初小學生的都是來自中產的家庭,有資源的情況下就自然會俾小朋友玩佢地鐘意嘅野,學術亦都係有最底保證的 (vs 津校抽獎入),六年滾雪球出黎的效果已經差天共地。
|
|